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家底”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杨曦)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
编者按:置身百年未有的时代浪潮之下,企业和人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2023年以来,中国经济迅速企稳和复苏,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此间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深刻的改变已经渗透各行各业。
面对变化的世界,我们应以更高视野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那些始终保持信心、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的企业,他们的体系、模式与策略,成为当下和未来制胜的关键。
(资料图)
历经数十载传承与创新,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一直紧跟全局形势,不断革新模式与架构。故此,观点新媒体全新策划和推出2023博鳌特别报道系列——“有心者胜”,通过企业研读与报道、深度采访与交流等,传递信心与希望,讲述企业和企业家的故事。
率先发布的“ESG篇”,将从可持续发展层面出发,观察标志性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维度的行动和选择。
观点网 ESG热度之下,绿色债券的规模亦水涨船高。
中国金茂自2022年正式加入了绿债大军,年内完成发行了额度高达87.08亿元的全国最大单碳中和CMBS债券。
2023年开年,又以“浦东三件套”之一的上海金茂大厦作为底层资产,计划发行高达百亿的碳中和债券;目前已成功发行首期,规模为35.01亿元。
碳中和债券对标的资产的绿色建筑水平要求较高,这意味着,偏爱碳中和债券的中国金茂需要在绿色建筑方面花费更多功夫。
究竟金茂的绿色债券成色如何?绿色建筑的表现是否符合市场预期?绿色建筑的投入及ESG决策带来的成本开支与企业收益该如何平衡?不妨从中国金茂发布的ESG报告当中窥探一二。
偏爱碳中和
过去两年,中国金茂在绿色金融领域按下了“加速键”。
据上交所显示,2022年,该公司申请发行的ABS共计六项,拟发行金额172.59亿元,其中三笔债券为碳中和绿色债,拟发行金额占上述金额八成。
其中,同年4月发行的中信证券-金茂凯晨2022年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创下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碳中和CMBS产品记录;而6月发行的金茂华福-长沙金茂广场北塔二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则是全国首单碳中和写字楼类REITs。
进入2023年,中国金茂的绿色金融脚步仍未停歇。
据观点新媒体查阅,今年2月21日,上交所消息称,金茂申万-上海金茂大厦第1-5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
该债券品种为ABS,拟发行金额100亿元,原始权益人为上海金茂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管理人为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上述债券的规模达到100亿元,刷新了中国金茂自己创造的87.08亿元碳中和债券纪录。
目前,以上海金茂大厦为底层资产的绿色债券已经成功完成首期发行,规模为35.01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观点指数整理
实际上,对中国金茂而言,绿色债券产品可以使社会盈余资金直接进入到绿色产业当中,减少银行间接募资方式的交易成本。
同时,和以往单纯的依赖补助和银行贷款相比,绿色债券更能够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在环保产业中寻找更有回报的运作模式,并根据自身特性合理、适度的募资。
此外,有分析人士告诉观点新媒体:“绿色债券对企业的环保产业有很大的要求,企业能够成功发行绿色债券,也有助于树立正面形象。”
显然,无论是从融资通道、融资成本乃至品牌效应来看,绿色债券能给企业运作带来新的化学反应。
不过,相比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而言,中国金茂踏入绿色债券的时间似乎更晚一些。
据了解,中资房企于2016年起在境外发行美元绿债,首当其冲的是当代置业,而后龙湖等企业均在2017年参与发行境内绿色债券。
2018年开始,参与房企数量增加、年度发行规模亦由2018年的10.5亿美元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103.6亿美元;境内地产绿债发行规模近年则较为稳定,2021年约26.8亿元、占绿债发行总规模约0.5%。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观点指数整理
相比之下,中国金茂虽在2017年成功注册了44亿元的境内绿色债券,但直至目前并未查询到该笔债券的发行纪录。
或许,这单44亿元绿色债券暂缓发行与当时的绿色债券市场有关:一方面,由于前些年绿色债券的利率并不算太低,而中国金茂的央企背景为其带来了较为优质的融资渠道及较低的融资成本。
有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期间,MSCI评级达到“AA”级的企业,其3年期绿色金融债券利率达到4.45%,3年期的绿色中期票据平均利率为6.03%,3年期的绿色公司债券、5年期的绿色企业债券利率分别为5.57%、6.28%。
而前些年,中国金茂的MSCI评级为“BB”级,直至2022年升至“BBB”级,也就是说,以行业情况粗略来看,假设当时金茂发行44亿元绿色债券,3年期债券发行成本或将突破6%。
这一期间,中国金茂融资成本持续处于行业低位,期内平均借贷成本仅为4.56%、4.83%、5.11%、4.94%。
另一方面,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整体用途较为局限,也因此,这一融资通道在行业冲规模阶段并不具备优势。
多方因素作用下,中国金茂直至2022年才正式踏入绿色债券的行列。也就是说,相比于其他房企,入局绿债的时间并不算早。
不仅如此,中国金茂所发行的绿色债券相对单一。
放眼地产行业,境内、境外绿色债、碳中和债券、绿色公司债……多重债券组合发行的比比皆是,反观金茂,所涉足的绿债基本是可持续建筑类目的碳中和债券。
融资成本方面,绿色债券高于普通债券,碳中和债券则优于绿色债券。
此前,中证鹏远发布研报表示,截至2021年5月末,除金融债外的89只碳中和债券的平均发行利率为3.68%,低于同期绿色债券平均发行利率1.17个百分点,最低发行利率仅为2.35%。
绿债底色
碳中和债属于绿色债券的子品种之一,与其他类型绿色债券相比,对资金的用途更为聚焦,环境效益可量化。
简单来说,相较于其他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发行条件更加严格,对底层资产的绿色建筑要求更高。
以中国金茂三笔碳中和债券的底层资产为例,北京凯晨世贸中心位于北京金融街、长安街黄金交叉点上,与金融街隔街相望,是西长安街整体规划和开发建设的最后一个可供大规模租售的纯商务写字楼,也因此,这一项目被冠以“长安街收官王座”之名。
凯晨世贸中心的总投资中有将近2亿元的资金是全部用于玻璃幕墙的建设,而心玻璃幕墙慎重地选择了具有减少眩光性能的透明夹胶玻璃,在保证外立面平整如镜的同时减少了对周围光线的折射,从而减少光污染。
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2年,凯晨世贸中心每年在运营过程中加强节能环保投入,特别是在2012年投入1796万元对空调机组技术绿色改造,每年可以节约400万元电费。
因绿色、环保方面的改造与投入,2013年4月12日,凯晨世贸中心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颁发的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既有建筑类最高级铂金级认证,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个获此认证的写字楼项目,也是亚洲首个通过金级再认证方式获得铂金级认证的项目。
2014年3月13日,北京凯晨世贸中心正式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证证书。
此外,长沙金茂广场北塔、上海金茂大厦亦接连获得相关绿色认证,无疑为项目的绿色、环保提供了量化的指标和意义。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观点指数整理
这并非个案,从中国金茂披露的ESG报告来看,自可查询的2019年起,已经实现了全部新建项目10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超出房企平均水平。
据了解,中国金茂自2011年起便将绿色战略作为公司主战略之一,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同年广渠金茂府完成国内首个自愿碳减排标准交易。
不过,那些年中国金茂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探索仍属初期,2016年伴随着金茂绿建的成立,加快推动绿色建筑项目落地发展;2017年,在城市运营模式指导下,中国金茂从城市开发初期到后期的运营阶段,总结出生命建筑、生态城市、“零碳”运营三大方向,实现了绿色战略的升级。
同年,中国金茂主导建设的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项目成为中国首个城市运营碳中和项目;2018年,助力南京成为中国首个全民参与碳中和的城市。2021年,中国金茂还将在青岛打造首个全民碳普惠平台,激励全民低碳生活实践……
而金茂建筑科技则成立于2019年,主要是中国金茂在装配式产业链探索的智慧科技服务商,这一平台的出现,无疑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加强绿色节能、性能等方面提供帮助。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金茂新增绿色认证项目34个、绿色建筑认证与标识35个、绿色建筑认证面积376.3万平方米,累计认证面积达2963.9万平方米;累计获得各类绿色建筑认证与标识297个,获得绿色类标识或认证的项目246个,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数据来源:企业ESG报告、观点指数整理
不过,虽然中国金茂在绿色建筑方面发力较早,绿色建筑的各项指标亦不断向好,但对比行业来看,获认证的绿色建筑面积仍旧落后于其他企业。
可以看到,万科累计获得认证的项目面积达到3.083亿平方米,龙湖则超过1.3亿平方米,其次中海、华润、远洋这一数值均超过金茂。
数据来源:企业ESG报告、观点指数整理
不仅如此,从评级情况来看,当前远洋获得GRESB评级为绿色五星级,MSCI评级w为“AA”评级,相较之下,中国金茂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数据来源:企业ESG报告、观点指数整理
根据中国金茂发布的最新报告来看,于绿色建筑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包括:新建住宅和办公建筑100%满足中国绿色建筑基本要求(或LEED/BREEAM认证等国际知名同等级标准)。
同时,中国金茂强调在2023年至2025年累计获取不少于15个高星级绿色建筑认证与标识;新开发自持的酒店项目、5A甲级写字楼、集中商业项目100%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一星级标识(或LEED/BREEAM认证等国际知名同等级标准)。
此外,鼓励申报高星级绿色建筑认证与标识,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开发量比例应逐年增长。
或许,随着绿色建筑方面的投入加大,中国金茂这一业务将有望跻身行业前端,但故事的走向能否按预期那般,暂没有答案。
成本、效益平衡木
过去几年,除了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在社会责任、企业管治等领域亦接连加大投入。
数据显示,仅2022年,中国金茂于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3.54亿元;社会责任方面,2022年公益捐赠总计4.7亿元。
ESG决策叠加行业调控,无疑会对中国金茂造成短期压力。
其一,因地产行业的特殊属性,绿色建筑方面的投入将远远大于其他方面,因此,房企于ESG的投入,最直观的便是建筑成本增加。
根据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2年评审的148个项目进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居住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23.9元/平米、70.9元/平米、131.8元/平米,公建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29.9元/平米、87.3元/平米、216.4元/平米。
其二,从费用率来看,2017年随着中国金茂在绿色转型道路的践行,对集团绿色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管理费用率也会呈现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金茂的费用率为20.41%,翌年则增长了5.7个百分点至26.11%,不过,2020年这一数值恢复到21.73%的水平,并逐步下降至2022年的16.20%,
三费费用率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水平,显然在刚刚开始探寻ESG的那些年,费用率出现陡然上升,尤其是2017年随着中国金茂绿色转型道路的践行,对集团绿色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管理费用率呈现上扬趋势。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不可否认,ESG的投入会在短期内对企业成本带来压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短期压力而减少,并带来长期持续效益。
其中,针对绿建成本的增加,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就曾表示,除极个别绿色建筑项目外,一般绿色建筑项目在5~10年内均能收回绿色技术所带的成本增量。
此外,从管理和效益方面,ESG的投入将持续为企业转换效能,这一点从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或能体现一二。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净资产收益率主要反映了企业自有资本获得净利润的能力,从过去几年数据看,中国金茂的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4-2016年呈逐年递减趋势,随后2017年以后开始上升。
而2011年、2017年均为中国金茂发力ESG的关键节点,可以明显看到,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在提升。
不过,2020年这一数值再次展现颓势,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受行业调控、大额计提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