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家底”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杨曦)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
文:卡贝
(资料图)
01
营收与利润同步下滑,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上涨
3月29日,正处舆论漩涡中的渤海银行发布2022年经营业绩。
2022年,报告期内,渤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4.65亿元,同比下降9.35%;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1.07亿元,同比下降29.23%。
对于营收与利润的双重下滑,渤海银行给出了两方面原因:
一是主动优化信贷机构,夯实防范化解风险基础,持续让利实体经济,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导致息差收窄;
二是银行加快转型步伐,加大新设网点支持及科技投入,使得营业支出较上年有所增加。
但事实上,抛开官方说法,从营收构成来看,渤海银行业绩下滑是必然。
2022年,渤海银行不仅发放贷款和垫款产生的收入下滑,其他部分居间业务产生的收入亦是如此。
具体而言,报告期内,渤海银行利息净收入226.69亿元,同比下降9.97%,非利息净收入37.97亿元,同比下降5.44%。
这其中,占比重要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58%;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0.83%;存入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下降3.63%;存放停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减少7.25%。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公司存款总额5381.0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80.27亿元,下降3.24%,公司贷款总额5351.4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0.90亿元,下降0.39%。
零售业务方面,存款余额虽已增长至1687.24亿元,但个人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减少48.82亿元。
资产质量问题仍是渤海银行的“心头病”,截至2022年末,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6%,与去年持平。
不过,细分来看,2022年,渤海银行公司不良率略有下降为1.87%,个人不良贷款率却已上升至2.02%,比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几年来,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一直在上涨。
据零点财经统计,从2019年到2021年,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63%、1.83%、3.43%,而据最新财报,到2022年底,这一数据已高达4.63%。
与此同时,其个人住房和商业用地贷款额不良率也从去年的0.43%增加到了0.77%。
个贷不良率上升背后,是渤海银行近年来疯狂发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结果。
据自媒体开甲财经统计,从2017年起步到2020年,渤海银行仅用三年时间,就通过蚂蚁金服、腾讯金融、51信用卡、金融壹账通等第三方平台,将联合贷款业务规模做到了千亿规模,成为城商行中为数不多的互联网贷款巨头。
02
早年挪用资金,如今擅自划款,真相是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渤海银行于2005年12月30日成立,2006年2月正式对外营业,2020年7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最年轻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据财报,截至2022年末,渤海银行已进驻全国25个省是自治区,5个副省级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覆盖全国65个张总点曾是,建立了36家一级分行(含苏州、青岛、宁波3家直属分行和1家境外分行),33家二级分行,245家支行、社区小微支行22家,正式开业机构网点数达到336家,比上年增加47家。
虽年轻,但成长快,这背后,是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风险。
3月28日,渤海银行就因擅自划扣商品方预售监管资金,而受到湖南住建厅“处罚”。
据湖南省住建厅发布的《关于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擅自拨付商品房预售资金的通报》称,2021年3月和7月,渤海银行株洲分行违反《株洲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以及《合作协议》《监管协议》约定,未经株洲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机构同意,擅自划扣恒大誉苑、北大资源天池项目重点监管资金,导致项目复工复产资金不足,房屋逾期难交付,引发房屋买受人频繁信访投诉,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基于此,湖南省住建厅要求,从即日起,请各市州(县、市、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机构暂停与渤海银行及其所辖基层经营单位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合作。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慎重选择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辖基层经营单位作为住房公积金、物业维修基金等资金的存储银行,有效防范风险。
湖南住建厅一则通报将渤海银行推上“热搜”,此后,渤海银行长沙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称,正在对上述事项进行核实,同时也在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沟通。
渤海银行相关人士则在29日回应相关媒体称“已联动分行处置此事”。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渤海银行第一次引发广泛关注。
2021年,一家名为济民可信的医药集团公司,指控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在该集团子公司山禾药业与恒生制药“不知情”的情况下挪用其存于该行的28亿元存款,用作第三方公司的贷款质押担保。
随后,渤海银行发布公告回应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正在依法寻求司法解决”,并将该事件归因为“在与相关企业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发现的企业间异常行为”。彼时,该事件也引发监管部门关注,后演变为罗生门。
03
屡收罚单,两个月损失超4000万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因擅自划扣资金登上“热搜”之前,渤海银行就已被多家媒体报道,其原因在于两个月时间里,该行已被罚三次。
3月13日,因涉及12项违法行为,渤海银行被央行被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06.98706万元,并处罚款1589.486898万元。
一同被罚的还有9位相关负责人,包括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信用卡事业部发卡授信审批经理、业务营运部总经理等,共计被罚款43万元。
根据罚单,渤海银行涉及的违法行为具体包括:违反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国库科目设置和使用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违反征信安全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
今年2月,渤海银行先是在17日因违规发放商用房贷款等违法违规事实,总行被罚430万,分支机构被罚1230万元。
紧接着,24日,又因风险加权资产计算不准确、流动性风险指标计算不准确等13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860万元。
如此计算,仅2023年一季度,渤海银行因被罚而损失的资金就已高达4216.46万元。
成立18年,作为国内最年轻的股份银行,渤海银行一路狂奔,然而在规模与业绩齐飞的同时,其种种不当操作及违规行为也随之暴露。虽然,在各类事件面前,渤海银行总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但用户又能有多少耐心可以被消磨呢?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