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家底”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杨曦)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
导语:
近年来,西山区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大胆探索“五社联动”工作机制,紧紧围绕高位统筹抓推进、搭好平台强指导、聚集要素促协同、抓实项目助提升,打出系列“组合拳”,推出系列“家门口社工服务行动”,推动形成党建引领下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服务机制,社区居民需求能得到具体回应,社区服务有社区自组织参与,社区项目有专业社工督导,社区活动有社会公益慈善力量支持,社区问题有社区居民参与协商解决。通过政治引领,推动专业助力,激发自治活力,实现基层治理和服务保障双提升、双促进,涌现出《“五社联动”营造文化巡津》《“五社联动”,阳光议事会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等一批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服务有效衔接的“实践模式”,创建了“前卫街道社工站”等省级示范点,西山区创新“五社联动”机制经验、学校社工站试点建设经验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进一步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推动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工作机制,推进“五社联动”关爱社区“一小一老”,助力社区“一残一困”,深化社区“协商共治”,借此“2023年全国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推出系列“西山社工”服务案例,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社会工作发展氛围,共同谱写“西山社工”发展新篇章。
“五社联动”营造文化巡津
西山区金碧街道巡津新村社区“五社联动”项目
金碧街道巡津新村社区积极探索以社区文化优势资源为切入点的社区治理发展模式,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以营造巡津社区文化为主线,培育壮大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要素,推动“五社”有机融合,运用社区营造的策略,动员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社区治理合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让社区历史文化“活起来”,让社区居民群众“动起来”,让社区治理品质“提起来”,不断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幸福感。
01
“巡找津彩”挖掘社区能人,让历史人文“活起来”
巡津新村社区两委积极申报西山区“五社联动”项目,引入西山壹欣社工社会组织,通过社工专业方法从居民关心关注的历史文化着手,开展了一系列调查访谈,组织了一系列小组活动,挖掘了一批社区能人,增强在地居民与社区的联结,让历史人文“活起来”。
调查访谈,挖掘社区历史。以“巡找津彩”为主题,寻找在地古迹和与在地相关的历史人文。通过社区调查挖掘出常乐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盘龙阁、巡津新村裴氏楼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项,巡津新村19号别墅、22号别墅等挂牌保护文物4项,整理形成《巡津新村社区及周边文物详解》1份,积极链接整合社区、政府部门和驻地单位等资源,修缮重建6所历史建筑,推动实现对外开放。壹欣社工通过入户访谈居民549户,针对家风家训传承好、兢兢业业服务铁路四十年、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的第一代女性、从孤儿成长为市委干部等14名“社区名老人”进行深度访谈,收集整理《我与巡津新村的故事》等人文故事15篇,编辑社区“故事册”2本。
小组活动,联结社区人文。以“巡找津彩”为主题开展“岁月留声机”“巡津记忆”“约绘巡津”等小组活动40余次,分别用“观”老景点、“说”老故事、“玩”老游戏等方式,回忆再现巡津文化。收集铁路相关老物件50多件,结婚证、出生证、粮票、钱币等老票证50件,梳妆盒、机械手表等老物件8件,居民生活老照片60余张,将社区闲置空间改造成“社区博物馆”,为社区居民提供老物件展示的空间,进一步增强社区文化凝聚力。
挖掘能人,助力文化传承。以“巡找津彩”为主题的调查和小组活动,广泛动员居民群众,发动127人参与,组建舞蹈、合唱、书法等志愿者队伍,建立了“社工+志愿者”巡津文化传承的协作机制,推动巡津文化营造。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社区氛围。
02
“再现津彩”培育志愿服务组织,让居民群众“动起来”
巡津新村社区两委和社工在“巡找津彩”的成效基础上,结合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设计“再现津彩”系列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以“社工+志愿者”协助机制共创社区文化品牌,共同培育建立巡津文化志愿服务组织,让居民群众“动起来”。
共商志愿服务项目。结合院坝属性打造“一院一特色”主题墙绘,由居民出点子,征集主题墙内容,招募绘画志愿者,开展亲子互助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大学生、专业墙绘师、市民齐参与,共同绘制,先后打造出巡津新村5号市委宿舍-红色院坝1个,巡津新村11号铁路宿舍-铁路文化院坝1个,巡津新村20号邮电局宿舍-邮电文化院坝1个。
共创社区文化品牌。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社区能人参与,共创社区文创产品,设计巡津新村文创logo,开发书签、手袋、明信片、文件夹、软抄本等文创产品10余个,动员在地商家使用推广社区文创logo,涌现了一批印有社区文创logo的咖啡杯、挂历等产品,文创产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人与社区有了持久链接。
共建志愿服务组织。结合社区属地的需求,创制《巡津社区文化学堂》,共4个章节10课时,开展社区文化教育和传播。培育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巡津文化志愿者队、巡津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文化体验活动。重点打造了社区“巡津文化导览队”,进学校、进社区、进院坝,形成284人的志愿者服务团,持续开展社区文化导览和传播,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建立志愿者从招募、登记、管理、使用、培训、激励的机制,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03
“炫出津彩”搭建文化平台,让治理品质“提起来”
培育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激活“五社”要素,搭建“巡津文化会客厅”服务平台,由社区党委牵头,联合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社工,动员社区在地爱心商家资源、社区志愿者、社区自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文化营造,推动“五社”有机融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服务社区需求。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疫情防控、社区环境卫生、文明倡导、困境人群帮扶、文化传播等方面参与服务200多场次,共6000余人。
通过“五社联动”社区营造,打造了具有“接纳、包容、和谐、融合”的巡津特色文化氛围和巡津人文品质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倡导社区居民用捐资、捐时间等多元方式参与社区治理,为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及志愿服务帮扶,通过搭建参与式社区治理,为困难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帮扶,搭建社区互助体系,居民的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提升社区治理品质。
昆明西山发布
来源:西山区民政局
编辑:杨紫鹃
编审:陶红 陈丽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